很多媒體都會稱當家人樓仲平為“吸管大王”,但樓仲平卻說自己并不喜歡這個稱謂,也不迷信所謂的成功。這是怎么回事呢?快跟著吸管妞一探究竟!
為什么不喜歡“吸管大王”的稱號?
https://v.qq.com/x/page/i0929hzom5k.html
視頻中體現(xiàn)了樓仲平對“吸管大王”這個稱號的態(tài)度:“一旦接受了‘大王’這樣的稱謂,你就會認為自己高高在上,從而失去成長空間?!?/span>
其實,樓仲平并不喜歡這個稱謂,更不接受所謂的成功。因為成功是一個終極的自我認知,一旦你認為自己成功,你就覺得自己可以選擇安逸,可以去享受,然后離開你的企業(yè)和團隊,從而讓自己處于一種“不變”的狀態(tài)當中。但這樣的狀態(tài)難以適應這個高速變化的時代,即便是到了80歲,人還是應該積極主動的求變。
所以,在這個過程當中,創(chuàng)業(yè)沒有所謂的成功,只有不斷成長。我們所做的、所經歷的、所表達所有事情可以認為都是錯誤的,因為只要你愿意付出,只要花費更多時間,只要更加努力就一定能獲得更好的結果。
既然做企業(yè)沒有所謂的成功,只有不斷的成長,所以樓仲平對團隊和組織的說得更多的是: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,如履薄冰!
馬云曾說:“我每天都睡不好,我每天晚上都在擔憂我的公司沒有跑的夠快就會被別人所淘汰了,就會在這個競爭當中掉隊了?!?/span>
樓仲平也是一樣:“我也有自己的焦慮,我深刻理會到這種焦慮在現(xiàn)在時代下是油然而生的,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焦慮。這種焦慮來源于你能看清這個時代,感受到這個時代的高速變化,感受到制造業(yè)和整體經濟的變化?!?/span>
而要應對這樣的高速變化,企業(yè)內部也要持續(xù)不斷地變革!“雙童”在8月16日發(fā)起了重大改革,樓仲平了引用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命題“向死而生”。
一個企業(yè)在發(fā)展到一定程度總是要“死”的,只不過是遲早的問題,而當我們提前看到這遲到的“死亡”時,才能提高團隊的憂患意識,讓大家時刻保持警惕,保持壓力,不斷突破與奮進,從而掙脫死亡籠罩,讓你的企業(yè)和你的團隊,在滿足有利于環(huán)境和社會這樣一種訴求下,努力活下去!
所以“雙童”在內部不談“吸管大王”,也不談成功,而是把“活著”作為企業(yè)最高使命,好好地活下去,有價值地活下去,親,你明白了嗎?